在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,有“进气”与“退气”之说。那么,春天的木、夏天的火、秋天的金、冬天的水具体在何时“进气”与“退气”呢?古书除了《滴天髓》,鲜有提及,根据先贤、古书的大意概括为一句话:春夏秋冬四季“进气”都在“养”,“退气”都在“衰”。
例如:木“进气”在戌(阴历九月),就是说每年秋天的末尾,第二年春天的气息就准备来临了,从这时候开始,春天的脚步声越来越大、越来越清晰。雪莱的诗句“如果冬天到了,春天还会远吗?”将这一自然规律概括得恰如其分。
有一定易学基础的人读到这里可能会产生疑问:认为木“长生”于农历十月即亥月,怎么会是在戌月进气呢?上面说过,春夏秋冬四季“进气”都在“养”,故春季之木进气在戌月。需要指出的是,进气并不等于旺,此时是开始“进气”,而不是“旺”,真正的“旺”则是从“长生”开始的。
“退气”在“衰”则比较好理解。
同理,夏季之火进气在年尾的腊月即丑月,退气在农历六月即未月;秋季之金进气在农历三月即辰月,退气在农历九月即戌月;冬季之水进气在农历六月即未月,退气在腊月即丑月。
作为《周易》重要组成部分的“生旺死绝表”,也同样科学、形象地反映了人一生的生长规律。按照这一规律,人从出生起,依次为:长生、沐浴、冠带、临官、帝旺、衰、病、死、墓、绝、胎、养。
“进气”,则好比是胎儿在母体内开始发育,虽然还不成之于人,但已有生气,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会磅礴而出;初时,他身体是很弱的,一但随着时光的流逝,他会越来越强壮。
“退气”,则好比是人到了50岁以后,在身体、精神、能力、体力等方面开始走下坡路。因为按照“生旺死绝表”的顺序,卵受精后为胎,在娘胎十月为“养”,出生以后每十年为“生旺死绝表”之一个过程,依次为长生(1一10岁)、沐浴(11—20岁)、冠带(21—30岁)、临官(3l一40岁)、帝旺41—50岁),51岁以后的规律就是“衰、病、死、墓、绝、胎、养”。
《滴天髓》理气篇云:“理承气行是有常,进兮退兮宜抑扬。”五行有进气退气之说,人也应该知进退之易理。懂得进退是人生的大智慧。人生懂得“退”比懂得“进”更难,因为“进”是人生的本能追求,“退”则是人生的生存智慧。
八字中的进退气说虽然不如六爻占卜的进神退神吉凶明显,但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,进气退气在判断八字格局,以及喜用上还是非常有用的,初学者必须深刻认识这个概念。
附录:《滴天髓》的进气退气章
进气退气,命物相争。
《滴天髓》云:“理承气行岂有常,进兮退兮宜抑扬。”[原注]阖关往来皆是气,而理行乎其间,行之始而进,进之极则为退之机。如三月之甲木是也。行之盛而退,退之极则为进之机。如九月之甲木是也。学命宜抑扬其深浅,斯可以言命也。
清命理大家任铁樵释曰:进退之机,不可不知也,非长生为旺,死绝为衰,必当审明理气之进退,庶得衰旺之真机矣。凡五行旺相休囚,按四季而定之,将来者进,是谓相,进而当令,是谓旺,功成者退,是谓休,退而无气是谓囚,须辨其旺相休囚,以知进退之机。为日主,为喜神,宜旺相,不宜休囚,为凶煞,为忌神,宜休囚,不宜旺相,
进气不死,退气不生。
相妙于旺,旺则极盛之物,其退反速,相即进气,方长之气,其进无涯也;休甚乎囚,囚则既极之势,必将渐生,休即退气,方退之气,未能遽复也,故曰进气不死,退气不生。
此举二例,取自任铁樵释《滴天髓》:
丁 亥
庚 戍 已酉 戊申 丁未 丙午 乙巳 甲辰
甲 辰
壬 申
甲木休囚已极,庚金禄旺克之,一点丁火难以相对,加之两财生杀,似乎杀重身轻,不知九月甲木进气,壬水贴身相生,不伤丁火,丁火虽弱,通根身库,戌乃燥土,火之本根,辰乃湿土,木之余气,天干一生一制,地支又遇长生,四柱生化有情,五行不争不妒,用火敌杀明矣,至丁运科甲连登,久任京官,官资丰厚,皆一路南方运也。
乙 亥
庚 辰 已卯 戊寅 丁丑 丙子 乙亥 甲戍
甲 戍
壬 申
此与前造大同小异,以俗论之,甲以乙妹妻庚,凶为吉兆,贪合忘克,较之前造更佳,何彼则翰院,此则寒袷?不知乙合庚而化金,反助其暴,彼则甲辰,辰乃湿土,能生木,此则甲戌,戌燥土不能生木,彼则申辰拱化,此则申戌生杀,彼则甲木进气,而庚金退,此庚金进气,而甲木退,推此二造,天渊之隔,进退之机,不可不知也。